- HTA8127 內置升壓的77W單體聲D類音頻功放
- HT517 3.2W高性能數字單聲道D類音頻功率放大器
- HTA8128 內置升壓的60W立體聲D類音頻功放
- AU6815 集成音頻 DSP 的 2×25W 數字型 C
- HTN78A3 6V~140V輸入,3A實地異步降壓變換器
- HT81297 18W內置升壓單聲道D類音頻功放
- HT337B 120W 單聲道D類音頻功放
- NS2583 同步升壓型 2A 雙節(jié)鋰電池充電管理 IC
- NLC47022帶NTC功能和電量均衡功能電流2A 5V異
- PT2027 單觸控雙輸出 LED 調光 IC
- AU6815P 集成音頻 DSP 的 2 × 32W 數字
- HT316C兼容HT326C防破音功能免電感濾波2×20WD
- HT3386兼容TPA3118 2×50W D類立體聲音頻功放
- NS8220 300mW 雙聲道耳機音頻放大器
如何通過數字音頻處理提升低音性能?
在開放聲場中,針對OWS(不入耳開放式)耳機(也可以類比到音箱),在只有一個發(fā)聲單元的開放音頻,增加面積,離耳朵更近,改變相位多是采用物理的聲學結構設計來完成,數字信號處理主要的作用是最大限度的達到物理的限制位移。
物理的限制主要來源于兩部分:01.喇叭承受的功率是確定的;02.功放輸出的最大功率是確定的。
方法一:EQ的調整
采用固定的一組EQ來調整耳機/音箱,這個是所有耳機/音箱調音中最常見的做法,這里的限制是不應讓最后的總增益超過0dBFS。但事實上市面上一些劣質的耳機/音箱會犯數字削波失真的錯誤。
方法二:“動態(tài)”EQ調整
不同的音量下采用不同的EQ,比單一的EQ方法有提升,中小音量聽音時低音比重更大,但大音量時由于物理的限制,不能提升低頻品質。
方法三:動態(tài)范圍控制/壓縮(DRC,Dynamic Range Control/ Compression)
動態(tài)范圍控制,顧名思義,是將輸入音頻信號的動態(tài)范圍映射到指定的動態(tài)范圍,有模擬和數字控制器,包含壓縮限幅等,這里特指壓縮相關的方法。音頻信號可以進行整體的動態(tài)范圍控制;也可以劃分為若干子帶分別進行動態(tài)范圍控制。DRC廣泛用于錄音、制作、降噪、廣播和現場表演等,并不算是一個新技術。小體積音箱的標配數字音頻方法,但由于參數設計需要一定的專業(yè)和經驗,是早期小體積音箱好壞的重要區(qū)分點。DRC做得好,會提升低音體驗,做得不好會有聲音忽大忽小的問題,更有甚者會有顯著的失真或破音。
一般DRC包含分頻,擴位,峰值/均值檢測,啟動和釋放平滑增益控制等,常見動態(tài)范圍壓縮的框圖如下。
方法四:基于聲學的特點,偽造出低音感,虛擬低音增強技術
聲學實驗中,存在一種“虛擬音調”的實驗現象:人耳在基頻缺失的情況下利用諧波組合重建信號音調高低。主要流程如下圖,產生諧波主要方法為MaxxBass算法和VB Phase Vocoder。
MaxxBass算法是最早實現的一種低音增強算法。采用非線性乘法器來生成諧波,該方法不可避免會帶來互調失真,目前幾乎已經不再用實際應用。
VB Phase Vocoder相位聲碼器,利用短時傅里葉變換在頻域進行頻率和相位的調整來實現頻率轉移。一些手機中應用了該算法。